近來嶺南一帶,寒流侵襲,最好就是打邊爐。呂誠《來鶴亭集.南海口號六首.其五》:「炎方物色異東吳,桂蠹椰漿代酪奴。十月煖寒開小閣,張燈團坐打邊爐。」這個食法源遠流長,早見於東漢。當時邊爐叫做鐎斗(手爐)。
打邊爐與另外一個打便爐很類似,似把煮好的食物方在小爐上保溫。情況就似泰國人食鱸魚。
明代陳獻章的南歸寄鄉舊詩:「生酒鱘魚會,邊罏蜆子羹。」或作「便爐」。陳獻章就是廣東新會人,後遷居白沙鄉,所以人稱「白沙先生」。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,嶺南學派創始人。不知道香港灣仔區銅鑼灣的白沙道是否紀念這位「白沙先生」?但位於黃竹坑深灣道1號的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就應該是紀念他吧!
鐎斗
回覆刪除一種三足有柄的金屬器皿。銅製,可容一斗。本用以炊煮,後世軍中每在夜間敲擊,作為警眾的信號。宣和博古圖˙卷二十˙龍首鐎斗:「右高七寸八分,深二寸三分,口徑四寸三分,容一升,重三斤一兩。有耳,有流,有柄,無銘。是器鐎斗也。許慎以謂斗之可以溫物者耳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