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府話「 墟冚/墟憾」一詞,不單指墟市的喧鬧,凡是人聲鼎沸的情況,都可用。彭志銘先生認為墟冚本來是喧鬨。
喧,《廣韻》况袁切,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許元切,音萱。《玉篇》大語也,大聲說話而吵雜。鬨,胡貢切,《說文》鬭也。可謂鬥爭,吵鬧。
宋朝郭彖《睽車志》卷四: 「 時捲軸混淆山積,人語喧鬨。 」 明朝沉德符《敝帚軒剩語·李近樓琵琶》: 「 庭下喧鬨如市,詬詈百出。 」 《明史·汪文輝傳》: 「 今或掇其已往,揣彼未形,逐景循聲,爭相詬病,若市井喧鬨然。」
喧鬨,有時候寫作喧哄。譬如,元代李好古《張生煮海》第一折:「碧悠悠,那愁他浴鳧飛鴈爭喧哄?」《水滸傳》第六六回:「眼見得元宵之夜,必然喧哄。 」 明代劉若愚《酌中志·內臣職掌紀略》: 「 遊鬭頑耍,鼓樂喧哄。」
喧鬨(hyun1 hung3)為什麼讀成墟憾(heoi1 ham6)?今年7-1遊行是否喧鬨?不得而知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