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高清靚聲數碼收音機

(jacksonholeradio.com)

高清靚聲數碼收音機!聽到靚字,感覺清新。見到靚字,感覺漂亮。靚,看似廣東字,其實是中國語文中很古舊的字。

譬如,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:「昭君豐容靚飾,光明漢宮,顧景裴回,竦動左右。」西漢,揚雄,甘泉賦 :「 帷弸彋其拂汨兮,稍暗暗而靚深。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,若夔牙之調琴。」唐代陸龜蒙的鄴宮詞二首之二:「曉日靚妝千騎女,白櫻桃下紫綸巾。」

根據唐韻,疾正切,音淨。何解,zing讀成zeng,甚至leng?

習慣使然。舊式廣府話中的青cing, 輕hing, 醒sing, 腥sing, 靈ling, 聽ting, 贏jing, 名ming, 壁bik, 惜sik 都有個共通點,就是被讀做e音。

cing變ceng, hing變heng, sing變seng, ling變leng, jing變jeng, ming 變 meng, bik變bek, sik變sek。

你會問bek係邊度聽翻來?就係「爛泥扶唔上bek」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糾正? 斗正? 矯正?

糾正究竟讀成斗正,還是矯正?首先要羅列有什麼讀音。 1)《廣韻》居黝切(g-au)《集韻》吉酉切,音朻。《說文解字》繩三合也。 2)《集韻》舉夭切(g-iu),音矯。《詩經·陳風》舒窈糾兮。《毛詩傳箋》窈糾,舒之姿也。 3)《韻補》叶居由切(g-au),結也。三國《嵆康·琴賦》瀄汨澎湃,蟺相糾。放肆大川,濟乎中州。 明朝宋濂《送張編修赴南陽教授序​​》:夫教授之職,以經術行義訓,導諸生,掌其課試之事,而糾正其不如規者,其責實至重也。 可見三個例子都沒有糾正的意思,反而矯正有糾正的意思。 《漢書·李尋傳》:先帝大聖,深見天意昭然,使陛下奉承天統,欲矯正之也。 從此得知,糾字是矯字在古代的同音假借字。糾正,本應讀作矯正。 明末《正字通》糾,俗寫從斗作紏,非。可見,自明末已經積非成是,把糾正讀作斗正。

兩個蘇字

有人寫甦醒,也有人寫蘇醒。誰對誰錯? 如果看康熙字典,甦,出自清初正字通,與另外一個字(左為丙支,右為生)相通,但沒有解釋,非常奇怪。 翻查台灣的字典,蘇本身等於甦醒,解釋為死而復生。同「穌」。左傳宣公八年:「晉人獲秦諜,殺諸絳市,六日而蘇。」 蘇醒從昏迷中醒過來或從萎絕中恢復生機。宋代牟巘的春雪詩:「但喜畦蔬得蘇醒,從今小摘有餘懽。」 甦醒則是從昏迷中醒過來。出版於明朝的西遊記,第三十九回:「教那多官甦醒回來拜君,方知是真實皇帝。」明末的初刻拍案驚奇,卷二十四:「直等兵快人眾來救,方才甦醒。」 雖然兩者相通,但蘇醒比甦醒出現得早很多呢。

好背

我們話人OUT,會說他好背。因為'背'就有偏僻的意思。背路,就是偏僻小路;背街-偏僻街道;背旮旯儿-偏僻的角落。住得偏僻,自然信息不通,人自然脫節。